年前 在一處老厝旁的空地上 發現一白一紅 兩棵開滿花朵的茶樹 驚喜不已
茶花的花語有很多 通常白色茶花象徵著含蓄、天真
紅色茶花的花語則為 天生麗質
茶花 又名山茶花 山茶科植物 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
原產於中國大陸的南部.日本.韓國.台灣.印度等地
古名海石榴 有玉茗花.耐冬.曼陀羅花等別名 又被分為華東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
茶花的品種極多 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 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
茶花期通常在1~3月 甚至10月到隔年5月都能看到花開 花單生於葉腋或枝頂
茶花開花時色彩繽紛 除了鮮紅.洋紅.清紅.朱紅.暗紅.桔紅等不同層次的紅色外
還有粉.白.黃.綠.紫等各種顏色
栽培品種具有不同顏色的斑塊.條紋.鑲色等繁複變化 且多重瓣
果實為蒴果 果大皮厚 但重瓣的品種很少看到結果
可能是大多雄蕊已花瓣化故不易授粉
山茶花與茶花其實是同屬同種 但山茶的花瓣較疏 其凋謝方式是花瓣一片片的凋落
茶花的花瓣較密 凋謝時是整朵掉落
山茶花性喜冷濕氣候 不耐高溫 對土質不苛求
但以含濕度高之砂質土壤較合適 全日照半日照均適宜
葉互生 革質 倒卵形或橢圓形 長5~10cm 寬2~6cm
短鈍漸尖 基部楔形 葉緣有細鋸齒 葉幹後帶黃色 葉柄長8~15mm
鼎內乳花將溜 瓶裡玉花選逗 真皓潔太竛竮 雪暗茶園如繡
葉與花情相鬥 花與葉芬相糅 將嫩蕊比幽蘭 幽蘭還遜三分瘦
清 陳維崧 醉鄉春 詠茶花
山茶花開春未歸 春歸正是花盛時
蒼然老樹皆誰種 照耀萬朵紅香圍
曾鞏 詠山茶花
冷豔爭春喜爛然 山茶按譜甲於滇
樹頭萬朵齊吞火 殘雪燒紅半個天
釋普荷 山茶花
山茶相對本誰栽 細雨無人我獨來
說似與君君不見 爛紅如火雪中開
蘇軾 詠山茶
長明燈下石欄干 長共松杉守歲寒 葉厚有棱犀甲健 花深少態鶴頭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 羞對先生苜蓿盤 支裡盛開知有意 明年開後更誰看
蘇軾 詠山茶
似有濃粧出絳紗 行光一道映朝霞
飄香送豔春多少 猶如真紅耐久花
文震亨 山茶絕句
裊裊同心巧笑分 粉霞紅綬藉紅裙
軟翠屏前擎不定 曉粧勻 醉露屏前雙朵朵
舞風庭下一群群 不肯嫣然回一顧 為思君
楊慎 山花子~詠軟枝同心山茶花
麗紫妖紅 爭春而取寵 然後知白山茶之韻勝也
宋 黃庭堅 白山茶賦
犀甲凌寒碧葉重 玉杯擎處露華濃 何當借壽長春酒 只恐茶仙未肯容
明 沈週 白山茶
春早送嬌羞 奼紫依風裊 萬綠叢中秀靨留 更著嫣和俏
細數意秦樓 何忌群芳惱 卻羨鴛鴦喜伴遊 說與世人曉
卜算子 詠山茶花
東園二月雨兼風 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 綠枝又放數枝紅
陸游 詠山茶詩
四時綠羅顯青春 風雨梳妝霜為粉
二嬌一笑雪裡香 粉黛紅顏俏佳人
陸游 詠山茶詩
一夜風雪未入眠 院中山茶平明觀
紅顏綠羅雪滿身 疑是昭君出塞還
陸游 詠山茶詩
瑞雪晴林暮靄消 錦雲香塢彩霞飄
絕代佳人空谷里 路迢迢 鶴頂研砂添赤骨髓
猩紅帶酒頭暈紅潮 小朵分心堪采綴 當瓊瑤
楊慎 山花子~詠紅邊分心小朵山茶
凌寒強比松筠秀 吐艷空驚歲月非 冰雪紛紜真性在 根株老大眾園稀
清 劉灝 山茶
門巷歡呼十里巷 臘前風物已知春
宋 范成大
江南池館厭深紅 零落空山煙雨中 卻是北人偏異惜 數枝和支上屏風
宋 陶弼 山 茶
景物詩人見即夸 豈憐高韻說紅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 開得方知不是花
司空圖
艷說茶花是省花 今來始見滿城霞
人人都道牡丹好 我道牡丹不及茶
郭沫若 詠茶花
魯女東窗下 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綠水 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 落日好鳥歸
願為東南枝 低舉拂羅衣
無由共攀折 引領望金扉
唐 李白
南朝 陳代江總
岸綠開河柳 池紅照海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