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是忍冬科忍冬屬植物 忍冬的花蕾或花苞
在台灣境內中低海拔以及平地皆很常見 可作為園藝觀賞或是入藥
藥用部位為花、莖、葉 所以中藥材除了有金銀花之名 以莖葉入藥時也有忍冬藤之稱
金銀花別名金銀藤.銀藤.二色花藤.二寶藤.右轉藤.子風藤.蜜桷藤.鴛鴦藤.
老翁鬚.忍冬花.銀花.金花. 蘇花. 金藤花.雙花.雙苞花.雙寶花.二花.
二寶花.忍冬藤.忍冬草.忍冬葉.左纏藤.忍寒藤.銀花子.
金銀花露.毛金銀花. 鷺鷥花.鷺鷥藤.通靈.老翁藤.金釵股.甜藤...
這別名還真是出奇的多啊
金銀花花冠夜間會散發出清香 極適合栽培作為棚架遮蔭植物
或任其攀滿圍牆 觀葉.賞花都讓人心曠神怡
.另外 曬乾的花苞可泡茶 有解毒.退火.消炎的功效 是一種功效奇特的中藥材
其莖.葉.花均可入藥 有生血.止渴.清熱.散風.解表等功效
坊間雖常有人作為茶飲 但也有些禁忌 需視自身體質或服藥情形妥善斟酌
金銀花是多年生常綠纏繞性木質藤本植物 蔓莖可長達數公尺
也許因為嫩莖.枝葉均密生柔毛和腺毛 所以有毛金銀花之別名
夏秋開花 初始花是白色的 過了2~3天則漸漸變黃
因花開時間不同 也就有黃白相映的花況 故取名為金銀花
夏初當花蕾含苞未放時採摘 晾曬或陰乾 生用或炒用採其花苞曬乾 就是中藥材的金銀花 俗稱忍冬花
卵形葉子對生 基部圓或近心形
夏季開花 苞片葉狀 唇形花有淡香 外面有柔毛和腺毛 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 花成對生於葉腋
金銀花生長時是一蒂二花 象徵成雙成對.形影不離 一如鴛鴦對舞 所以才有鴛鴦草之名
花蕾呈棒狀 上粗下細 外面黃白色或淡綠色 密生短柔毛
花萼細小黃綠色 先端5裂 裂片邊緣有毛
開放花朵筒狀 先端二唇形 雄蕊5 附於筒壁 黃色
雌蕊1 子房無毛 氣清香 味淡 微苦
入藥以花蕾未開放 色黃白或綠白 無枝葉雜質者為佳
花期4~6月(秋季亦常開花) 果熟期則為10~11月
花未開時 一片綠葉也極為賞心
似白蝶雙舞 心也飛揚